close

心理諮商費用高昂,單次動輒數千元,導致民眾看得到、吃不到。吳小姐的媽媽多年前就需看身心科,醫師只提供藥品改善情緒,但囤積症一直好不了,房間、客廳都被堆滿。因經濟能力不足,無法接受最妥適的治療,吳小姐擔心一輩子的生活都要如此,為此她提案將心理諮商納入健保,健保署昨也召開協作會議,待統整各界意見,再進行討論。

吳小姐不解,罹患感冒就醫不必付錢,媽媽的問題卻會因付不起錢而擔心一輩子都要如此。過去老師告訴她,精神疾病是把人當成光譜,非一分為二判斷有病或沒病。若被畫分在有病就享有健保,接近界線則無法使用,對民眾來說並不公平。

諮商心理師全聯會醫療事務委員會召集人蔡曉雯說,多年來僅5-10%諮商心理師在醫療院所工作,但在社區、學校者都不斷協助轉診,讓個案一邊在醫療院所就醫,一邊在學校或社區治療。若不綁定適應症,只要民眾肯就醫、精神科醫師肯開醫囑,從適應問題到心理障礙、嚴重精神疾病,心理師都可提供特殊心理治療,根本問題在醫囑開立、使用率低,背後原因是心理治療點值低、專業人力不足、諮商心理師無法適用健保。

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表示,衛福部長陳時中曾預告健保改革要擴及公共衛生、預防醫學,且給付要以「人」為主。她建議布建充足人力後,將心理諮商比照感冒、洗牙等預防醫學項目,納入健保給付。

對此,健保署長李伯璋說,全台2718名諮商心理師有344人在醫院服務,1622名臨床心理師則有1233人在醫院服務。心理師為團隊的無名英雄,應給予該有的報酬。昨協作會議後,該署會整理各界意見,進行內部檢討,討論後才會進入共擬會議程序。